重点实验室概况
学科领域:地球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
研究类型:应用基础研究
依托单位: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历史沿革
2003年11月教育部下文批准立项建设
2004年6月 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论证
2006年6月 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
总体定位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以三峡库区水环境、自然生态系统和城镇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三峡水库运行期间库区生态环境的演变和发展规律、综合调控理论与关键技术等开展系统、持续和深入的研究,为三峡库区水环境、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以保障三峡水库安全稳定运行和库区城镇建设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实验室立足三峡库区,利用特有的地理优势,培养优秀的研究人才,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研究项目,并根据研究方向及需要,设立开放课题引入流动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工作,加强国际国内合作,通过合作研究形式加强人员流动,开展研究。通过实验室建设,逐步优化实验室管理,与国际接轨,完善实验室的设备建设,充分发挥设备和人才优势,努力把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成既能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西部大开发宏观战略服务服务,又能进行较高科研创新的国内外的一流重点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
水质演变过程与机制
水环境安全保障理论与政策
水环境安全保障工程技术
研究方向二:三峡库区陆生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与恢复重建
陆生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
岩溶生态、石漠化机理与控制
研究方向三:三峡库区水生生物学与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及水生生物的生态适应机理
渔业生物学相关理论及技术
研究方向四:三峡库区城镇生态系统及建筑环境研究
城镇生态建设理论与规划
城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体系
城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理论与技术
近5年主要成果
近五年来,实验室曾获国家(省、部)级奖励27项,授权发明专利49项,专著53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50篇,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14项,省部级项目195项,国际合作项目18项,横向项目488项,科研项目经费达18000多万元。
实验室非常重视国际合作研究。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8项, 与英国剑桥大学、日本国立生物研究所等20余所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组织国际学术会议10次;邀请了70余人次国外知名专家访问和讲学;应邀赴国外知名机构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培训60余人次;参加了国际会议200余人次。
场地与设备
实验室现拥有9700平方米的实验用房和工作用房,拥有PHYTO-PAM叶绿素荧光仪、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QC8500型营养盐全自动分析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多种先进仪器,仪器设备总值达4080万元。另外拥有8000平方米的生态学实验园地、400平方米实验园地附属实验室、实验林地、实验水池和30000余平方米的野外实验研究基地,可以保证在水生生态系统和水环境、陆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演变与恢复重建、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特征和保护、岩溶石漠化机制及治理等实验室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