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欢迎光临本站,今天是:
link 实验室动态
link
主任信箱 日常事务

link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点实验室主持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09年04月06日 13:48 

2009年4月4日,由重点实验室罗凌飞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调控内胚层组织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启动会在桂园多功能厅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重庆市科委副主任杨天怡、基础处处长曹阳以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发育与生殖研究领域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所长孟安明院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研究院朱大海副院长、南京大学模式动物中心高翔主任和课题承担单位西南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有关专家与课题负责人。我校校长王小佳、党委副书记张跃光、副校长周常勇以及科技处、生命科学学院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周常勇副校长主持,校长王小佳致辞,重庆市科委副主任杨天怡讲话。首席科学家与课题负责人作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汇报,并进行了认真讨论和论证。与会专家对项目实施、管理和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最后项目专家组孟安明院士作了总结讲话。

我国从2006年开始实施发育与生殖研究、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截至目前,在全国部署了117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年共37项),入选者都是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技具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高的优秀创新团队。

“调控内胚层组织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是我校继夏庆友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家蚕主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之后的又一个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该项目是我校取得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这是2008年重庆市获得的2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一,也是重庆市第一个启动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罗凌飞教授是目前国内最年轻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调控内胚层组织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是由重庆市科委和教育部共同组织推荐,由西南大学牵头并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申报,于2008年底批准立项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该项目采用斑马鱼、非洲爪蟾、小鼠等模式动物和胚胎干细胞研究体系,将体内(胚胎)与体外(干细胞)研究系统结合并相互映证,整合性地运用正向遗传突变筛选、细胞追踪和分选、基因芯片等多种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系统地揭示肝脏、胰腺等内胚层器官的前体细胞命运决定和分化、形态建成、功能发挥这一连续发育过程的各个阶段,再到肝脏、胰腺受损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分子、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大大加深对肝脏、胰腺、肠道疾病及糖尿病的致病原因的理解,为进一步防治这些重大疾病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遏制我国人群中肝脏、胰腺、肠道疾病的发生以及探索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的启动实施,将培养带动一批科研人才、中青年骨干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开拓进取,努力拼搏,勇攀科学高峰;将出一批成果、出大成果,使学校科学研究上水平、上档次、上台阶,促进学校科技工作快速向前发展。

上一条:我实验室魏虹教授、蒋先军教授赴英圆满完成双语培训回校 下一条:重点实验室蒋先军教授获得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关闭

中国.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电 话:023-68254531、023-65120751